今年夏天,我国第一批本科电子竞技专业毕业生正式步入社会。与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喜爱的电子竞技相比,电子竞技职业教育还停留在公众的误解和偏见中。拥有更高、更正规学历的专业教育能否提振对这个行业充满热情的年轻人?


“让我们祝贺我们!”
 
2017年,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我们的电竞队以3比0击败了RNG,在全场球迷的呐喊声中走上颁奖台,夺得LPL春季总决赛冠军杯。金色的丝带飘浮在舞台上,像一场金色的雨落在他们的红色制服上。
 
这一幕成为李宇通心中永恒的“朱砂痣”。
 
李宇通记得当时我们在武汉有一场小组赛。她从东北出发,穿越大半个中国来到武汉支援他们。李宇通在体育场外排了很长时间队,才得到援助。他连夜点了灯,然后徒手搬到体育场。
 
灯板上有三个简单的英语单词“保持你的梦想”。因为买了黄牛票,她惨遭屠杀,座位不在内场。小灯板成了远处观众的一个亮点。
 
夺冠后不久,我们进行了人事变动,将球队推向巅峰的we2.0(we队的第二代成员)时代结束了。”他们将永远是最好的,我将继续我的梦想,”李娜在错过比赛的朋友圈中写道
 
李宇通高中一年级就成了我们的粉丝,决定以后从事相关工作。2019,李宇通和其他29名考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学习艺术与技术(数字娱乐)专业(以下简称数字娱乐专业)。该专业与电子竞技密切相关,也是我国第一个培养电子竞技人才的本科专业。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大学里阅读电子竞技被认为是一种幻想,但现在已经成为现实。自2017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南京交通大学、四川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电子体育相关专业,为行业提供“正规军”。到了今年夏天,第一批电子竞技类大学生正式宣布毕业并投入工作。
 
幸运的开始:做你喜欢的并且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羡慕
 
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李宇通曾经厌倦了学习,沉迷于游戏,以逃避枯燥的学校生活。也正是在这期间,她成了我们的粉丝。
 
we2.0崩溃后,李宇通不再是他们的球队球迷,而是被热血青年的电子竞技文化深深吸引。
 
“今年,RNG赢得了冠军。他们击败的韩国队几年前说,5个中国人赢不了,但今年他们被全华班打败了。RNG也是一支老队伍,曾经有过低谷的时候,在赛场上跌宕起伏到现在。当你看到这些成功和失败的传说,以及复仇和成功卫冕的故事时,你会泪流满面。”
 
在平时的谈话中,李宇通有播音员的专业和冷静。然而,说到电子竞技,她的情绪将无法控制。
 
李宇通想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但她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天赋。她更擅长广播和表演,所以她决定以另一种方式参与电子竞技——成为一名评论员。
 
“作为一个评论员,你是这个时刻和时代的一部分,你将被事件固定在那里。此外,评论员还可以创造活动的文化,并“输出”语言,以便每个人都能记住赛场上的精彩时刻
 
怀着这样的信念,李宇通从高二开始学习广播。高三下半年,他回来准备高考临近的文化课。学习一直是李宇通想要避免的,但是为了说服父母让她学习电子竞技,为了将来更好的职业发展,她必须考上一所好大学。
 
一位高中朋友的话让她感触很深,“为了梦想,你必须能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如果做不到,爱是不够的。”
 
为了梦想电子竞技,李宇通开始疯狂地补习文化课,桌上的笔记上写满了鼓励的话语。在高考前的最后三个月里,她的文化课成绩提高了150分。在第一次模拟测试中,她得了350分。最终,她高考得了500分,比一线高出30分。她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了。由于压力太大,李宇通高考后体重增加了不少。

李宇通的父母也相信她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成就。现在当李宇通在朋友圈里展示自己,讲解游戏时,妈妈会在朋友圈里表扬她,表扬她。
 
虽然电子竞技专业成立才几年,但很多像李宇通这样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前就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甚至踏进了电子竞技圈。
 
这是南京传媒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的赵鹏。赵鹏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女生喜欢看KPL。为了找到共同的话题,赵鹏研究了《王者荣耀》。在此之前,赵鹏对智湖的篮球比赛点评已经有点名气了。从那时起,他开始写KPL游戏评论。
 
16岁时,赵鹏看到有一家电子竞技俱乐部在招聘教练,就想自己发比赛评价。看到这一点后,对方打算聘请他做助教,但考虑到他太年轻,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决定继续考大学。
 
这一事件坚定了赵鹏从事电子竞技的决心。高三时,他转向视频平台做电子竞技自媒体。当时,市场上没有类似的竞争产品。赵鹏的第一段视频播放量达数万,第二段视频成为热门视频。高考前,赵鹏已经踏进了电子竞技圈,报考电子竞技专业也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与李宇通相似,赵鹏也出生在一个非常开明的家庭。在他家人看来,电子竞技与体育、艺术等行业没有区别。
 
南京传媒学院电子游戏翻译专业的学生徐有明因为高中的经历选择了电子游戏。当时,他参加了一个社区举办的游戏比赛。因为打得好,接触到了竞赛组,学生时代的徐友明没有时间做职业选手,所以他在组里做了其他辅助工作。他熟悉口译、导演、现场控制、艺术等行业。
 
电子竞技曾经被视为学生的“精神鸦片”,但这些人较早地将电子竞技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赶上了高校正规电子竞技教育的第一班车,正式走上了职业电子竞技之路。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赵鹏仍然记得,当他从中学毕业时,一个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同学在他的同学录中给他留了一个口信:“我羡慕你总是能做你喜欢做的事。”
 
产出降温后:行业不应该是“底层砖搬运工”,评论员应该先权衡一下
 
经历了高考的压力后,李宇通并没有完全放松。暑假期间她报名参加了一些口译培训班。然而,当他真正接触到评论之后,李宇通发现,评论和广播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广播技术是打基础的基础。他不能为自己加分,有时甚至会因为缺乏个性而扣分。口译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技能,这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磨练。
 
大一伊始,李宇通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他每天在宿舍里什么也不做,被焦虑包围着。只有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我认识了一些活动负责人,有机会解释,我的简历才逐渐丰富起来。今年,我也签了MCN组织,基本上每个周末都要出差。在过去的五月份,她只有五天假期。
 
焦虑在忙碌中逐渐减轻,但并没有消失。
 
许多官方活动对评论员都有身体要求。例如,“国王的荣耀”的官方活动会在门口放一个天平。评论员在进入竞技场前要称一下秤。一旦体重达不到标准,他就会立即更换。男女都有身体要求,但对女性的标准更为严格。男人“就是不要走得太远”
 
李宇通深受感动。她每天都提醒自己“不要胖”。采访当天,李宇春一天只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餐。

李宇通(右)与同事解释图片来源:受访者
 
与激动人心的比赛气氛相比,电子竞技的解说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电子竞技比赛一般下午1点开始,但活动派对要求解说员早上9点到,加上模特和上下班时间,所以他必须5点半起床,毕竟回到宿舍时,一般是凌晨两三点。
 
有一次,李宇通前一天刚讲解完一个游戏,第二天就被临时换下。早上6点,他躺在宿舍的床上,又饿又困,但还是要起床上班。
 
“焦虑”是李宇通在采访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用李宇通的话说,电子竞技评论行业需要有成熟经验的创造性人才,可以直接经营,而不是“底层砖搬运工”,但大学毕业生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
 
而且,评论员的年龄普遍较低,签约公司的合同期限约为3年。如果他们毕业后加入这个行业,他们很容易被局限于某个游戏。为了成为一名电子竞技的专业评论员,李宇通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评论员也应该对他们所解释的游戏有深刻的了解。他们应该看到观众看不到的细节,能够解读双方的战术。例如,“和平精英”的评论员需要记住地图的每一个角落,知道哪个六边形建筑的走廊可以藏人。
 
为了做好解释,认为自己在游戏中没有天赋的李宇通会背诵自己能背诵的所有知识点,比如游戏中每个英雄的技能点、数值加成、射程、成长属性等。对李宇通来说,玩游戏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评论员应该知道场上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一旦他说错话,就会影响整个比赛。李宇通记得,在一次“王者荣耀”的比赛中,一位评论员不小心透露了试衣衣的不确定内容,被当场带了下来。
 
老师于成东看到了新人要经历的艰辛。曾任金光职业联赛官方评论员,现任教于南京传媒学院评论员班。
 
当你接到一个你不熟悉的游戏解说任务时,解说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游戏进行彻底的研究,否则就会被其他有经验的人所取代。
 
当于成东的学生美琪讲解“航海之王”时,她只有五天时间理解这个游戏。那段时间,她每天熬夜到凌晨三四点,做游戏笔记。即使是新比赛,解说员的训练时间最多也只有一个月,这期间解说员需要日夜学习。
 
当玩一个游戏变成一项任务时,游戏的厌倦感随之而来。于成东在从事《王者荣耀》解说时,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观察分析了所有的比赛,这让他在私下看到《王者荣耀》时说了一句“这场比赛怎么样了”。
 
徐友明也是。业余时间,他从事某个游戏项目,包括解说、策划、视频制作等,需要反复玩游戏,“玩的时候吐”,起到了“逆网禁”的作用。现在,徐友明宁愿出去散步,也不愿在业余时间玩游戏。
 
然而,只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才会有这种倦怠感。普通学生玩游戏的次数不足以产生疲劳。
 
但在于成东看来,每一个职业都存在着刻苦的工作,电子竞技的学生只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付出力所能及的代价。
 
尽管多次感到疲惫,但李宇通从来没有后悔过这样的想法,“对我来说,做评论的那一刻我很开心,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师生都在摸索“打野”
 
高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的意义何在?为什么社会上的职业培训班不能培养评论员?
 
于成东认为,将电子竞技融入高校教学体系将使每个人更加认同电子竞技产业,更清楚地认识到玩游戏不等于做电子竞技运动。此外,电子竞技口译专业还将为行业引进更多的专业口译人才,从而提高行业素质。因为在过去,许多电子竞技选手仅仅因为爱好而成为职业选手,现在却出现了职业瓶颈,而且

其中,竞赛策划会讲授如何策划一场电子竞技比赛,最后的任务是共同编写一份可以实施的竞赛策划方案。计划的细节准确地说明了如何安排员工的住宿和餐饮,以及活动所需的材料来自哪个渠道。
 
在他的同学中,李宇通成为唯一一个计划在台前做评论员的人。大二的时候,李宇通的课程表上没有“电子竞技解说”这门课。
 
“小心雷霆:专业每年都有调整,学校教育很难再添牛”
 
在访谈中,很多电子竞技专业的学生提到了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赵鹏说,在比赛策划和电子竞技解说两个方向上,学院的资源和师资都倾向于电子竞技解说。每年,艺术和科技专业的方向都在改变。目前,大三、大四两个学期倾向于数据分析,大二倾向于竞赛操作,大一倾向于游戏设计、学PS、彩绘素描、美术介绍等课程。但总的来说,这个班很少,“学校最休闲的专业”。
 
然而,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游戏设计时不会有竞争力。游戏公司和大工厂倾向于选择名牌大学毕业的艺术专业学生,而不是电子竞技学院毕业的学生。
 
许有明也是艺术和科技专业的大一新生,但读了一年后,他发现自己学到的东西太基础了,于是转学了电子竞技口译专业,但他认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行业和职业才刚刚起步,我们从方方面面都像一群老鼠”
 
徐有明认为,大学只教授广播和口译,所以很难提高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口译时,他们只能描述游戏中发生的事情,但专业评论员对游戏的理解要比普通人高得多。他们可以解释不同的事情,甚至可以预测游戏的方向。
 
今年,徐友明自费参加了京麦教育的评论培训。这些教师是前线评论员,也是英雄联盟和绝地生存等热门项目的主持人。”他半个月学到的比他在学校一两年学到的还多。学校里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行业的残酷性。”
 
还有教师的问题。”电子竞技圈最大的一代人已经40多岁了。能教电子竞技的人都在一线,很少有人从一线退休当老师,”赵鹏说。
 
无论在哪所学校,进入电子竞技专业的学生都对游戏或电子竞技项目有着非同寻常的热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很多人都很困惑,或者没有考虑过就业问题。
 
在于成东开设的15人小组班里,只有5名学生对口译非常感兴趣。其他一些学生觉得他们可以在其他行业尝试,而其他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用赵鹏的话说,电子艺术和科技专业缺乏职业规划的人比较多。用赵鹏的话说,很多“混蛋”都在谈论我身边人的状态。他们通常早上睡觉。如果他们有课,他们会跳过。他们中午起床吃午饭。下午,他们会坐在教室里玩手机。下午,他们会回来吃晚饭,然后回宿舍玩游戏,一直玩到两三点钟吃羊肉串,吃完后再玩。四五点钟睡觉,第二天中午起床。”
 
对于电子竞技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游戏产业自媒体B站老板仓杰告诉时代财经记者,“在我看来,高校在开设电子竞技专业时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如果把电子竞技产业简单地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游戏制造商,中游是赛事运营商和俱乐部,下游是媒体和其他服务行业。在上游,腾讯、网易等大公司对学历要求很高。中游的俱乐部不会因为你是电子竞技专业的学生就接受你。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简历。下游的招聘非常复杂,他们不一定需要大学文凭。”
 
“如果你真的喜欢电子竞技,这位女士